许敏:我在期待什么|第十二届轩辕奖

编辑 / 王   剑

设计 / 琚   佳

 

“我们不能睡觉,要是对将要来临的这个危机毫无意识,那就非常危险。”

 

这是2014年1月7日深夜,在首届轩辕奖——2014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奖,最终确定获奖车型之后,轩辕奖执委会主任、评审团副主席贾可博士,与当时身为五国评委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教授,二人秉烛夜谈,在谈及彼时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时,许敏教授如此感叹。

 

 

10年之后,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459.6万辆,市场份额为56%,同比增长6.1%,连续4年保持增长。

 

是的,今非昔比。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就在这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以及貌似一片欣欣向荣的中国车市中,2023年第十一届轩辕奖的年度汽车大奖,自举办以来,首次出现空缺——零——虽然入围的10款车型都很优秀,但出类拔萃者,是谁?

 

今年,“是谁”这个问题会更加考验许敏教授。

 

 

2024年9月1日,第十二届轩辕奖启动,轩辕奖执委会正式公布许敏教授当选为新一届评审团主席。未来,轩辕奖将在他的带领下,以全新姿态和面貌进入新的篇章。

 

首先,评审团进行重组。

 

不同以往,新一届评审团取消了国际评委。

 

许敏教授解释道,在过去的评选中,国际评委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全球视野发出,评选出了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标杆性年度大奖。但是,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变化,需要与时俱进的对评委阵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

 

所以在本届,增加了来自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汽车专业名校的新评委,也加入了来自第三方、有着独立批判和专业能力的年轻评委。这样的变化,让轩辕奖的评审团更具活力。同时向奥斯卡学习,更加强调自身的专业性和学院性。

 

其次,评价纬度进行更新。

 

同样,在过去的11届评奖中,原先的三大评选纬度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考虑到两方面因素,其一,中国的汽车产业是融入全球的汽车产业,是一个承担着对整体社会和地球做贡献的产业。其二,中国与全球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技术周期、市场周期和经济周期叠加变化的大时代。

 

所以,基于对行业的观察,新一届轩辕奖确立了新的四大评价维度:

 

 
01
 
技术创新指标

它包括车型定义、技术突破、性能超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创性、引领性应用等。

02
 
需求创新指标

它包括创立新生活方式、新生态、创新造型设计、场景适配等,极大地提高用户体验。

03
 
产业进步指标

它包括品牌价值提升、技术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出海扩张、国内外市占率快速提升等,对产业做出的贡献。

04
 
可持续发展指标

它包括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性价比、节能环保、质量,以及供应链持续优化等各种商业可行的低碳/零碳解决方案。

 

第三,呼唤“原始创新”。

 

面对当下的同质化与内卷,许敏教授呼吁汽车企业要重视“原始创新”,而轩辕奖也会更加强调对不同纬度的创新价值的挖掘。

 

 

为什么要强调“原始创新”?

 

“今天市场上同质化产品那么多,一个根源是大家的跟随者思维,走捷径,挣快钱。但是和很多国际车企相比,我们在长远的投资方面,在真正鼓励那些颠覆式的原始创新上,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许敏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已经确立了先发优势,很多技术和体验的引领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领先源自于中国的规模化优势、高效工作、超低成本和全产业链体系,真正的内在创新力仍然缺失。

 

“因此,轩辕奖希望能够发掘那些有价值的创新点,并对其褒奖和鼓励,推动行业真正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进步。”

 

那么,何为“原始创新”?

 

相对国际语境中常见的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和朴素式创新(Frugal Innovation)等,原始创新(Original Innovation)更多出现在中文语境,且与科教兴国、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关联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至今,至少15次被国家领导人以及相关部委提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001年,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指出,“原始性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2002年,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对其重要性做出了深刻表述:原始性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不仅带来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提供了科技与经济重大发展和超越的机会。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原始性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

 

 

2006年,“原始创新”一词被正式提出——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023年,不同于上述三个创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

 

2024年,这一概念被进一步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与新质生产力和国企改革一起出现。

 

至此,“原始创新”的定义得以进一步明晰,相较于“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原始创新具有“从0到1”的首创性和极度超前性,也就是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突破性的解决现有技术和科学难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往往随着时间推移,而越发显现出重大影响力,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许敏教授认为,原始创新不仅意味着“前所未有”,还具备颠覆性、开拓性、差异性等特点,并且适用于汽车产业的方方面面,无论产品、技术、市场,还是战略、管理、文化,都可以进行“原始创新”,尤其当下,迫切需要。

 

多年来,中国车企一直处于追赶阶段,或者跟随阶段——面对国外领先的汽车工业,发展重心是在学习吸收、解决“卡脖子”技术和降本增效等方面,对“原始创新”的重视是不够的,而这也需要政府、资本和市场营造良好环境,进行引导与支持。

 

“我们现在汽车企业规模很大,力量也是很强,人员也是很多,现金也是足的,完全能够有更好的成绩。”

 

10年前,同在那一晚,许敏教授发出“不能睡觉”的警告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乐观的期望。

 

(本文关于“原始创新”的定义,参考了《一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原始创新理论溯源和概念构建》《吴晓波:刍议原始创新》

 

 

以下为2024年9月1日,许敏教授在新一届轩辕奖启动仪上的发言。